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解梦

解梦

做梦梦到王母娘娘(做梦梦到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

2023-04-19解梦
编辑部来了个不速之客,脑袋有点不好使,非说自己从天上来。这位客人还说自己阅百卷《中华遗产》,总觉得缺些关于志怪的故事。若是不编出个六朝鬼怪花名册来,他便不愿回天

编辑部来了个不速之客,脑袋有点不好使,非说自己从天上来。

这位客人还说自己阅百卷《中华遗产》,总觉得缺些关于志怪的故事。若是不编出个六朝鬼怪花名册来,他便不愿回天上去。

于是乎,故事就开始了......

救命啊!志怪故事到底要怎么写?

只能去问问那些六朝作者了...

六朝时期,志怪小说有五六十种、近千篇之多。这些志怪内容包罗万象,以丰富的想象力,开启了后代文学家们的种种脑洞。

杂志内页

说起志怪小说

六朝作家表示

光有脑洞还不够

但凡写小说

自然得有个“经典原型”

牛郎“学会了”偷衣服

牛郎织女两颗星星,自打被人格化之后,就频频在不同故事中友情客串。但是在清朝之前,牛郎还是个忠厚善良的纯情小伙子。(果然人是会变的)

在清末小说《牛郎织女》中,牛郎被写成了一个偷窃仙女羽衣、举止孟浪的流氓。这一情节明显“借梗”《西游记》中八戒调戏嫦娥的情节。虽然有损形象,但却表现出小说世俗化的倾向。

清末年画,描绘的是在牛郎故事里一个深入人心的情节——仙女洗澡,牛郎偷窥、盗衣

供图/FOTOE

勤劳贤惠的田螺娘

有些时候,单身男遇上的不一定是织女,还有可能遇到“田螺姑娘”。“田螺姑娘”这一题材的流行与当时人们心中的“仙妻情节”分不开。

仙妻情节源于对仙人的信仰和向往。最早的田螺姑娘“白水素女”,在中国古代是仙女的别称。更何况田螺姑娘贤惠机巧,谁会不喜欢呢?

图为《山海经各种奇样精妖》年画

描绘了各种海物化成的妖怪。

供图/盛文强

当作家有了原型之后

如何将故事写的生动也是个难题

这个时候

自然需要一些“传奇套路”

光怪陆离:一切皆可成精

要说最家常的妖怪,大概要数“灶精”,魏晋以来的小说中的“灶精”形象各异。除此之外,就连灶下使用的饭臿、水桶、破锅等灶器也纷纷成精。

宋朝小说集《太平广记》中的锅子精:有一天,唐朝退休宰相郑絪家的厨房里所有锅子,连带着旁边的三足铛,往厨房外走去。队伍走到了屋外,被一条小水渠挡住了去路。三足的铛都趟了过去,一些断了腿的铛则在岸边踯躅。

郑家人都被震惊了,倒是一个孩子壮着胆喊了一句:“你们既然是怪物,瘸腿的铛为何连河都过不去?”过了河的铛一听,便放下锅子趟了回来,每两个抬起一只断腿的铛,全部趟过河去,在院子里齐刷刷地排成了一列。忽然,空中传来一声巨响,这些锅子、铛都破碎倒地,变成了一堆土灰。

图为化身为美女的灶神

绘画/喵 9

来一场不俗气的爱情

六朝的志怪小说,少不了“艳遇”的情节。这种不必付任何社会责任的艳遇,古往今来都是男性的向往。

但是艳遇的套路用得多了,志怪小说也要求新求变,除了肉欲,他们笔下的人物也开始往灵魂伴侣的方向发展。

志怪小说中的艳遇

绘画/尧立

枕中梦

世人常爱做梦,光怪陆离的梦境,满足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幻想。

而梦的一般套路是:各种梦先让主人公在枕头里过足了世俗享乐的瘾,然后再突然梦醒,发现原来一场虚幻。所讲述的不过一个道理:原来浮生若梦,一世不过一瞬。

图中的童子,在繁忙劳作中偷得片刻闲暇,于一场清梦中,神游野外,无忧牧牛。

绘画/蒋林霖

最早的人狐恋

在不能自由婚娶的年代,人们往往对身份差距巨大的爱情,给予更多的期待,希望真爱能够抹除壁垒森严的身份,“人狐恋”就是这一愿望的反映。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狐之恋,满足了底层社会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即便被黑上千年,人们依然认为:狐狸不是妖,而是白莲花和明月光。

上古神话中有“大禹娶涂山女”的故事。大禹为了治水,忙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婚娶。路过涂山(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他遇到了一位九尾白狐幻化的女子,并与之相恋成婚。治水英雄解决了婚配难题,这是一件大事。

而且《尚书》说,涂山氏女还诞下了夏朝开国之君——夏启。在古人心中,九尾白狐的出现,被认为是婚姻来临的征兆,象征着旺盛的生殖力。

图为在仙境中徜徉的九尾白狐。

绘画/夜画雨落

神魂出离,奔赴所爱

天底下的姻缘,多取决于心动者的行动,执着而强烈的爱慕,往往催生出天地间最不可思议的故事——因爱而使得神魂脱离肉体。唐传奇《离魂记》中,便记载了张倩娘的神魂与爱人同居数载的故事。

图中,美貌佳人沉沉入睡,她的神魂是否已去往非常世界,展开一段魂游故事?

绘画/王依雅

为爱“ 重生 ”

乐生恶死是人类天性。六朝“重生”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怀着强烈的求生欲,用尽办法复生。

不过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重生”,为的却不是生命本身,而是为了爱情。这种故事往往描述得最为委婉动人,也成为后世小说最爱模仿的一种“重生”方式。

助人起死回生的丹药

绘画/南山归鱼

桃花源

除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情爱故事,六朝志怪中还有一种十分独特的题材——洞窟传说。而洞窟还能与爱情故事叠加,内容怪诞离奇,情节峰回路转。

此外,这种小说有较为固定的故事结构,即误入洞窟——来到异界——重返尘世。其与生俱来的神秘感和戏剧性,在后来还被用于佛教故事中。

图为明仇英《桃花源图》,画中有一处洞穴,洞中人似是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渔夫。

供图/汇图网

霸道女总爱上我

今天有许多人喜欢看网络爽文,其中有一种类别就是“霸道总裁爱上我”,有趣的是,类似的故事,古代也有,即魏晋志怪经典故事——神女迎夫。

在古人的观念中,那些未婚而殁的女性,人们出于对她们的同情和忌惮,就会主动给这些女孩子配“冥婚”。在神女迎夫的故事中,往往通过都让这些冤魂下界成亲,来消弭她们对不幸身世的怨恨。

南朝宋人刘义庆在《幽明录》讲述了一个故事:刘晨、阮肇两个人去天台山取谷皮,一下子迷了路。结果遇见了两个女子,两女子直呼其名,并知道他们的进山后的情形,这俩凡人就知道,肯定是遇见仙人了。

然后仙人开始了热情洋溢地招待——胡麻饭、山羊脯、牛肉,喝的也是不知道藏了多少年的“拉菲”。好吃好喝之后,仙女们指了指在南墙和东墙边的大床,床上挂着绛罗帐,还装饰小铃铛,俩人明白了,又开心又害怕,就从了仙女。

在此类故事中,男人表面上是卷入艳遇,实际上是被动献祭,通灵上天。仙女既代表神灵,又不乏巫的影子。而刘晨和阮肇,就是献祭的牺牲。

绘画 / 王斌

被“制造”的妒女

在古代社会中,男女地位十分不平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这种反抗也必然遭到男性本位社会的猛烈反击——将女性这种对婚姻中不平等的反抗归为妒忌。加之六朝时期女性十分有个性,“妒女”题材也愈发流行。

贤媛与妒妇

绘画 / 六隐

汉武帝高攀西王母?

看腻了平常人的故事,不如来品品皇帝家的瓜。在汉魏六朝时期,最让人浮想联翩的帝王,非汉武帝莫属。小说《汉武帝内传》中的刘彻,却被塑造成一个卑微求娶西王母的形象。

《内传》作为一本道教小说,只有把这位不可一世的君王踩在脚下,才能抬高和凸显西王母等众神的地位。作者如此杜撰故事,为的就是要表明道教神仙地位,远在世俗君权之上。

图为《洛神赋》的创意图

绘画/叶露盈

杂志编完,那客人拿起翻了几页,突然白光一闪,嗖的一声,连人带杂志一同消失不见,只剩下桌边那杯还冒着热气的茶....

董永为什么能娶仙女?

是谁最先写出了“人鬼情未了”?

书生遇鬼一定会是受害者吗?

封面故事

“六朝志怪”写神、鬼、人三界志怪,充满瑰丽、奇特、浪漫的想象。人世与仙境相通,幻想与现实交错......画中玉面神人骑乘口吐仙气的异兽,祥云缭绕四周,颇有六朝流风。

绘画 / 文那

六朝鬼怪花名册

有历史、有文化、有趣味的遗产娘

微信编辑:millefiori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