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

正月是农历几月

2023-07-09知识百科
正月是指农历的一月,正月也称为瑞月。在中国古代,正月还称为建寅、孟春、杨月、太簇、泰月、春王、柳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正月的发展历程夏朝

  正月是指农历的一月,正月也称为瑞月。在中国古代,正月还称为建寅、孟春、杨月、太簇、泰月、春王、柳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

  正月的发展历程

  夏朝以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第―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次月份顺序,就把改变后的第一个月称作「正月」、「正」是改正的意思,直到汉武帝时才最后确定农历一月为正月,一直通行到现在。

  正月为什么又叫端月

  这里面也有个缘故:秦始皇帝正月出生在赵国邯郸,取名「赵政(赵正)」,《史记索隐》在《秦楚之际月表》「端月」下注称因避始皇讳,故而改「正月」为「端月」。「端月」之称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正月正日正时:

  腊月三十夜里子时,即正月初一子时。就是新年与旧年交替的那一时刻。按生辰八字为最大奇数。

  正月里的主要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

  正月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四,接神日;

  正月初五,破五节,迎玄坛爷(迎财神);

  正月初七,汉族人日(七元节)、傈僳族刀竿节;

  正月初九,玉皇上帝圣诞(天公生);

  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七,苗族芒哥节。

  易安居课外知识延伸:农历的演变

  夏历(又称:黄历、皇历、汉历、农历,或常被讹称为阴历或旧历),是现今依旧广泛使用的中国传统历法。中国历法相传为黄帝创制,故原称为“黄历”,后又转称为“皇历”。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宣布采用西历(格里历),中国传统历法则被称为夏历或旧历等。中在大陆建立人民共和国后,以格里历为公历,夏历改称“农历”。

  夏历的第一个月,按照习惯称为正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别称为冬月和腊月。表示气候寒冷的成语“十冬腊月”就是从此得来,字面意思即为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为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

  夏历的一个月的前十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初日,如夏历的一月二日称为正月初二。后十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廿日,亦有些通胜将之说成念日;如夏历的一月二十二日称为正月廿二或正月念二。

  夏历的每个月份都有不同的别称如下:

  正月:孟春、端月、元春

  二月:仲春、杏月、花月

  三月:季春、桃月、桐月、蚕月

  四月:孟夏、阴月、梅月、槐月

  五月:仲夏、榴月、毒月、蒲月

  六月:季夏、荷月、荔月

  七月:孟秋、兰月、巧月、瓜月

  八月:仲秋、桂月

  九月:季秋、菊月

  十月:孟冬、良月、阳月

  十一月:仲冬、冬月、葭月

  十二月:季冬、腊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