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

日德格

2023-07-09知识百科
Day67月13日德格出发作者:春晓过了雀儿山,就是德格县了。德格县是我们此行的计划之一,这不仅因为它是川西一座历史悠久的县城,是四川和西藏的交界,也不仅因

Day 6

7月13日 德格出发

作者:春晓

过了雀儿山,就是德格县了。德格县是我们此行的计划之一,这不仅因为它是川西一座历史悠久的县城,是四川和西藏的交界,也不仅因为这里是格萨尔王的故乡,更多的是这里弥漫着浓郁的藏文化气息。

这里有康巴藏传佛教五大教派祖寺,即八帮寺(1179年)、更庆寺(1448年)、竹庆寺(1685年)、更沙寺(1654年)和丁青寺(618年),德格印经院就在更庆寺内。这里还有藏传佛教五大派创办的五明佛学院——竹庆寺协日森五明佛学院、宗萨寺康协五明佛学院、八帮寺的五明佛学院、协庆寺五明佛学院和丁青寺的基扎五明佛学院。粗浅地了解了一下,藏传佛教的五明大致是指内明、因明、工巧明、医方明和声明,包括哲学的辩证逻辑、生命因果、医药学、天文学、工艺算历、佛学和文字音韵等,因此三大印经院之首的德格印经院诞生在这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早起来,依然是先去打卡,然后去德格印经院。德格县城只有一个邮局,在步行街里,左拐右绕地终于找到了,可邮局却不给盖章,说是规定,贴邮票也不行,好说歹说就是不行。一路走来,中国邮政不给盖邮戳还是头一回遇到。

不给盖邮戳也不能影响我此行的心情,德格印经院走起!

德格印经院在德格县城的文化街,路口有一个写着“德格印经院”的大牌子,很好找。印经院周围不太好停车,我们在附近看到一个县武装部的大院,进去说明情况,结果人家同意停车,相信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

始建于

雍正七年(

1729年)的德格印经院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

是德格四十二世土司却吉·丹巴泽仁始建,之后由他的儿孙们三任土司继承父志才得以竣工,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印经院的建成颇有些愚公移山的精神。

站在售票处看到寺院

红墙高耸,绿树婆娑,幽静壮观。进入寺内,大门一侧为一层楼,正房则为二层楼和三层楼,错落有致,典型的藏式建筑风格。各楼层分别有藏版库、纸库、晒经楼、洗版平台、裁纸齐书室及佛殿、经堂等。

德格印经院以藏书丰富、门类齐全、各教派兼容并蓄而著称,有海纳百川之势,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藏版库,

顺着狭窄的楼梯上到二层的印经院,高原的阳光透过小窗在狭长而幽暗的过道里投入一束光,我们顺着光亮看到纵深的空间里立着一排排高大的架子,上面

分门别类、整齐有序地排放着

大量

经版,每一个经版都有一个手柄,方便使用。

印经院

为了防火没有安装电灯,僧人们和印工们却可以在昏暗的藏版库熟练地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一版,似乎这已经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

据说,这里保存着29万块传世的藏文典籍印版,

这些经版

储存了藏族文化中70%的古籍,有经文,史籍和画版等,有些已是孤版,这些经版筑起了藏文化长城,创造了藏文化的史诗和奇迹。

除了参观藏经库的经版,另一个记忆犹新的工艺就是印经,德格印经院的工艺流程包括造纸、制版和印刷,其中纸、版、墨的用料都很讲究。记得央视纪录片《第三极》中介绍,藏纸是用一种叫“狼毒草”的植物的根熬制的,这种纸吸墨性好,韧性好,可防虫蛀、鼠啮,利于存放,印经院用的纸就是这种藏纸。印版是采用红桦木,经过脱水沤制等多道工序完成,印墨也是寺院自已制做。

从藏经楼到天井的走廊,便可看到工匠们忙碌的身影。大家都驻足

观看这里的印经过程,印经的过程基本是一人铺纸一人刷墨,两人身体前后有节奏地晃动,操作非常熟练。工匠们每天工作6小时,大约印2400张经文,他们都是来自附近并经过考核选拔出来的藏民志愿者,印经没有报酬。我想这是人们虔诚之心的表现吧,而观摩雕印工艺也是我们对典藏文化的朴素致敬。

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德格印经院的藏文印刷一直沿用传统雕版印刷技术,很多独门技艺是密而不宣的,因此 这里被称为“最后的刻版印刷活化石”

2009年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产业代表名录,

德格印经院也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等盛名,

1996年

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格印经院是川藏北线必须停留的一站,心向西藏的你一定不要错过。

流水账:

住宿费:600元(昌都金泰宾馆)

午餐:76元(江达县川菜)晚餐:(川菜罐子鸡)忘记价钱了

加油:590+320元

修车费:1000元(又换刹车片)

心情:昌都的平均海拔3500米,不仅没有高反还和龙丹一起健步如飞几公里地找宾馆,晚餐的罐子鸡好吃,汤也好喝,吃完饭龙丹的肚子也不疼了,几乎每天回宾馆都是倒头就睡,疲惫后的觉是如此的香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