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起名

起名

好听的岑姓女孩名字(女孩漂亮有涵养的名字)

2023-03-31起名
有个成语叫“人如其名”,我们生活中时常会有这样的感慨。比如,一个人做了坏事,而他名字又不好,我们就会说他“人如其名”,如有人称魏忠贤是“未忠贤”;而一个人做了好

有个成语叫“人如其名”,我们生活中时常会有这样的感慨。比如,一个人做了坏事,而他名字又不好,我们就会说他“人如其名”,如有人称魏忠贤是“未忠贤”;而一个人做了好事,名字又好听,我们也会说他“人如其名”。

有时,一个人的名字,还会影响自己的命运。比如清代同治七年,考生王国钧,殿试时名列前茅,本来被选为一等,但因慈禧想到他的名字“王国钧”与“亡国君”谐音,大为不满,就把他降为殿试三等。

恰好相反,光绪三十年,考生刘春霖本来成绩不好,名列进士三甲末等,但因慈禧太后看到“春霖”二字后,想到有春雨之意,再加上他的姓与“留”谐音,慈禧很喜欢,就把刘春霖拔为甲等第一,成为清代最后一名状元。

因为慈禧太后的思想里有“人如其名”的主观意识,所以王国钧、刘春霖才有了截然相反的命运。可见,名字对一个人很重要,它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还凝聚着父母对孩子的深情厚意和殷切期望,它对人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明朝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在儿时也曾经历过一段,和取名有关的一段故事。而且这段经历,对他的人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深远影响。

王阳明,原名王云,后来改名为王守仁,因他在阳明洞悟道,并建有阳明书院,所以又称王阳明。他的祖上可以追溯到王羲之,后人为了躲避战乱,王氏一脉迁徙到浙江,到王阳明的爷爷王伦时,就在余姚定居了下来。

王伦饱读诗书,有儿子王华。1471年,王华娶了妻子郑氏。王华结婚不久,妻子郑氏怀孕,全家都很高兴。但郑氏怀孕一直过了十个月时,还没有分娩,这可急坏了王家。

当时也不像现在这么先进,可以拍个B超,看看具体啥情况,一家人如热锅上的蚂蚁,整天求神拜佛,寻医问药,但都不奏效。熬呀熬,一直熬到郑氏怀孕十四个月。

有一天,王伦的妻子岑氏,也就是王阳明的奶奶,晚上睡着后做了个梦。他在梦中梦到自己来到天外仙境,四周云雾缭绕,飘荡着悠扬的音乐,正当她陶醉在圣境之中,远处踏着祥云来了一位神仙,怀抱一个婴儿。

神仙来到岑氏跟前,把怀抱中的婴儿送给岑氏,并说:“这个男孩送给你了”。

岑氏一头雾水,回答道:“我已经有儿子了,不过我儿媳妇孝敬公婆,不如把这个孩子送给儿媳妇吧”。

神仙答:“可以的”。

岑氏听后很高兴,正要答谢神仙,不料神仙突然消失,正在她四处张望寻找时,突闻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把她从美梦之中吵醒了。

岑氏梦醒后,在卧室内四处寻找,却没有找到孩子,定心循着哭声听去,好像是儿媳房内。岑氏赶紧叫醒熟睡的丈夫王伦,此时正巧仆人来报喜,说是儿媳已经生产,是个男孩。

岑氏高兴之余,顾不得穿鞋子,就跑到儿媳房内,抱起婴儿仔细端详一番,发现孩子的模样和自己梦中的一模一样,于是她便把自己的梦境如实的告诉了丈夫王伦。王伦听后,喜不自胜,惊呼道:“我孙子是上天神仙驾祥云送来的!我孙子是上天神仙驾祥云送来的”。

次日,王家生了儿子、岑氏梦中得子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纷纷前来贺喜,并观看这位不凡的婴儿。众人在看过了婴儿,和婴儿出生的地方之后,大家都很惊奇,并且建议王伦把小婴儿出生的地方取名为“瑞云楼”,王伦便采纳了这个建议,如今瑞云楼成为宁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除此之外,王伦思索着既然孙子是上天神仙驾着祥云送来的,不如就为他取名为“云”,叫王云。

从此,王伦就时常带着这个孙子游玩、吟诗、作赋,喜爱的不能行。但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等到小王云一两岁时,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孩子都已经学会了说话,有的还能背出一两句古诗,但小王云却一直不说话,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五岁。

全家人又开始担心起来,难道这个神仙送来的孩子是个哑巴不成?于是,王家又是一番寻医问药,使尽各种方法,但仍不奏效。

小王云五岁那年,有一日,王云和几个孩子在家门口嬉闹,此时从远处走来一位神僧,走到孩子们的面前,突然站在小王云跟前端详了好大一会,这一幕被一旁的王伦看到,他正纳闷,欲前去问神僧有何见教,为何要盯着自己的孙子看?

王伦还没来得及迈开步子,只听神僧说了一句:“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然后,神僧飘然而去,一会功夫就不见了踪影。

王伦听到神僧的禅语后,一愣神,突然惊叫道:“我明白了”!

王伦听到神僧的禅语,他顿悟了,这位神僧是在启示自己,给孩子起名“云”,道破了天机,犯了天忌,所以孩子也就一直不会说话。

王伦顿悟后,叫来儿子王华,一起翻阅各种经史子集后,最后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孙子改名为“王守仁”。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即使凭借聪明的才智足以得到一些东西,但如果没有仁德,也是不能一直守住的,即使一时得到,最后也一定会丧失。

其中“仁”这个字有特别的含义,它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王伦第二次为孙子取名为“守仁”,不仅名字的意义深刻而广泛,而且取出了境界,最重要的是小王守仁竟然会说话了,而且还能背诵之前王伦读过的文章。

回到“人如其名”这个成语,王伦给孙子第一次取名,因名字道破天机而不能说话;第二次改名为王守仁,后来的发展也的确是“人如其名”。

王守仁自小立下大志向,刻苦读书立志做圣人,后来考中进士,入朝做官后因得罪刘瑾,被贬谪贵州龙场,在龙场他谪居三年,最终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从此,他创建了阳明心学,风靡大明王朝。其中,阳明心学是“身心之学”,倡良知之教,修万物一体之仁。它通过“致良知”这一“不二法门”,通过直指人心的“良知”开导,就可以“安天下之民”、“成天下之治”。

后来,王阳明复出为官,运用心学的强大力量,先是剿匪南赣盗匪,平定宁王之乱,晚年又总督两广,不动刀枪就平定了思恩、田州之乱。阳明心学不仅让无数心灵无处安放的人们,得以安顿人心、人身与人世,还满足了人类社会对于公序良俗的内在需要。

王阳明秉承天理,视天地万物为一体,以天下人的苦难为自己的苦难,以天下事为自己的事,广施仁德,​救天下苍生于水火。就如梁启超所说:“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

王阳明真的是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之三不朽,而其“致良知”的思想,和“守仁”之名正好相符,王伦第二次为孙子取名也是取出了境界,王阳明最终也是实至名归,成为比肩孔子的大圣人,真可谓是王守仁,人如其名。

如今王阳明虽已远去,但阳明心学仍风靡海内外,众多名人都是阳明心学的追随者。比如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就崇拜王阳明,在他的经营哲学中,有很多致良知思想的影子。如“自利则生,利他则久”,“成功=能力+努力+态度”等。

中国近代名人曾国藩、严复、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蔡元培、郭沫若、余秋雨等,都曾认真研读过“阳明心学”,给予很高评价。蒋介石还因崇拜、纪念王阳明,于1950年, 将台湾原名草山的山区改名阳明山。1969年,在阳明山公园内,又建造阳明书屋。

王阳明心即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已深入人心,众多名人在他的思想指导下,创造了不菲的成绩。如今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疲惫不堪的人们精神生活逐渐荒芜,心灵也越来越孤独。

阳明心学高扬的主体意识,强调内心的力量,追求初心,洒脱的胸怀,从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意义,让疲惫脆弱的内心重新获得强大力量,在浮躁的氛围中获得内心的宁静,是修身养性的良好指导思想。

同时,王阳明心学对个人发展,思想解放,事业、仕途的开拓进取都有着有益的启示,为此,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杜维明断言:“二十一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因此,我们要全面了解王阳明的一生,读懂他的阳明心学,从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

而在了解王阳明的心学智慧方面,莫过于读他的语录故事,下方横条这套《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思想给予了细致的讲解,使读者更容易吸收理解王阳明心学的哲学智慧。而且现在做活动39元,不到一顿饭钱,有意的朋友,请点击下方横条购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