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生肖

生肖

刘三姐什么生肖(刘三姐属于什么生肖)

2023-04-18生肖
“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考察。在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考察时,他走到一棵树龄达数百年的南酸枣树下,看了又看:“我是对这些树龄很长的树,都有敬

“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考察。在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考察时,他走到一棵树龄达数百年的南酸枣树下,看了又看:“我是对这些树龄很长的树,都有敬畏之心。人才活几十年?它已经几百年了。”

“古树不知岁,落叶常满阶。”一棵古树,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像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一棵棵古树,就是一段段历史记忆,它们阅尽世事沧桑,虽然有些老态龙钟却又风韵犹存,见证着城市的千年变迁,为桂林的秀色增添几许古朴色彩。

桂林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境内既有连绵起伏的山岭,又有峰丛林立的岩溶地形。良好的自然环境为植物生长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自然与文化的历史交融,在这方土地上保存了众多的古树名木,宛如一颗颗翡翠,镶嵌在城市与乡村。

---------

与总书记结缘的南酸枣古树

这棵南酸枣树,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

南酸枣是漆树科、属落叶乔木,为较好的速生造林树种。作为乡土树种,南酸枣树在桂林较为常见,但树龄在百年以上的较少。

习近平总书记到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考察后,记者来到该村查看了这棵南酸枣古树:它挺拔苍劲、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树干的直径有1.85米,十分粗壮。为了保护好它,毛竹山村专门在树下修建了树围,扩大了树木的透气和渗水面,以改善其生长环境;周边区域还开辟成一个新的休闲空间。

毛竹山村一位村民说:“自从总书记到我村考察后,这里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特别是这棵南酸枣树,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也许它还能继续活几百年,并见证着我村变得越来越繁荣,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也更加富裕、幸福。”

市林业和园林局绿化科科长李腾钊介绍,南酸枣的材质柔韧,收缩率小,可加工成工艺品;果实甜酸,可生食、酿酒和加工酸枣糕;果核可做活性炭原料。每年秋冬季节,它的果子全部成熟后,开满枝头的树叶也开始慢慢变黄,然后一片片飘落下来。树叶落光后,树枝像坚韧的钢筋一样昂首蓝天,特别雄壮。现在,林园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它的保护。

---------

无园不桂 古桂众多

七星·骆驼山景区的“桂花王”

桂林,桂花成林。每到金秋十月,整个桂林都浸润在桂花沁人心脾的醇香中,更显得旖旎多情。桂花属亚热带常绿乔木,在桂林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史,城市的名称亦由此而来,桂花文化也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文化传承。

桂林产桂花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桂林甑皮岩新石器遗址,曾经发现过桂花的花粉。

在唐代,桂林的桂花已名闻遐迩。唐代诗人王昌龄在《送高三之桂林》中专门写到:“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宋代词人范成大在桂林为官时,曾大力推广种植桂花。清代诗人魏源在《漓江舟行》诗写到:“百里榕成海,千年桂作窝。”这里的“窝”指“窝集”,也就是森林的意思,可见桂林桂花成林之说早已名副其实。

新中国成立后,桂林开始大面积种植桂花树。1984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把桂花定为桂林“市花”。经过几十年努力,现已是“无园不桂、无处不桂”,全市桂花树总量在1200万株以上。

桂林市区内存留有大量古桂,市民平时接触较多且最熟悉的古桂花,要算是七星·骆驼山景区的“桂花王”。记者在该景区看到,这棵“桂花王”的树冠浑圆、叶茂枝繁,整棵树亭亭玉立,生长十分旺盛。为了保护这棵树,景区特意在树下修建了树围和台阶,树旁又制作了魁星点斗和十二生肖等雕像。

“这株‘桂花王’是银桂,高11米,树龄124岁。”七星·骆驼山景区一位工作人员说,由于它在月牙山附近,也叫“月中桂”。桂花树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历代群众均把桂花树视作吉祥之兆,凡中榜登科被称为“折桂”,获得殊荣者则被誉为“桂冠”。这株“桂花王”备受市民喜爱,并把它当作祈福树。每到考试前,有很多家长和学生来这里祈福,祝愿“蟾宫折桂”。

---------

百里榕成海 古榕见兴衰

年逾千岁的古南门大榕树,曾见证几个朝代的桂林城兴衰

在桂林,能与桂花树相提并论的树种大概只有榕树,桂林别称即“榕城”。本地最知名的榕树是古南门前的大榕树,宋代大诗人黄庭坚途经桂林时,曾在树下系缆泊舟。这棵年逾千岁的大榕树,曾见证几个朝代的桂林城兴衰,现在又见证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中,桂林正奋力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

阳朔县高田镇月亮山景区的大榕树,树龄已有1400多年。它粗干如虬,横枝逸出浓荫如伞,树冠覆盖面积近一亩,一棵树就成为一个景点。在电影《刘三姐》中,阿牛哥与刘三姐在大榕树下抛绣球定终身的桥段,让它名满天下,中外游客慕名纷至沓来,使其成为阳朔著名景点。

阳朔县高田镇月亮山景区的大榕树,树龄已有1400多年

靖江王城附近的7棵大榕树也较为知名。1921年,孙中山曾暂住王城,运筹北伐大计。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次年3月,桂林青年学生为了纪念他逝世一周年,分别在王城的正阳门、东华门、西华门以及承运门前广场栽植了8棵榕树,寓意孙中山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在这8棵榕树中,有1棵在多年前已经损毁,而现存的7棵均长势良好。

靖江王城附近的7棵大榕树为了纪念孙中山而栽

另外,枫香也是桂林乡土树种,各种古枫香数量较多,其中市区最集中的是七星·骆驼山景区,有近百棵树龄为100多年的古枫香,其树干高,树冠面积大,枝叶繁茂,枫叶变红后会形成“枫叶夹道红似火”的盛景。

七星·骆驼山景区,有近百棵树龄为100多年的古枫香

---------

名城有古树 古树显名城

大西江镇炎井村委钟落山村古树群。右起依次为古红豆杉树、古野柿、古银杏、三尖杉、古水青冈、古红豆杉。其中三尖杉生长非常缓慢,很少见。

2017年,广西第二次古树名木普查结果显示,桂林共有古树名木29426株,数量位列广西各市第一。其中,一级古树664株,二级古树2240株,三级古树23076株,名木9株。在这些古树中,有历尽劫难仍生生不息的孓遗植物;有饱经沧桑却仍苍劲古朴、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树中“寿星”;有桂林特有且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还有与名人结缘而载入史册的各类名木。品种则包括桂花、榕树、银杏、枫香、南酸枣、银杉等40多种。

兴安白石古桂花

广西林科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梁瑞龙认为,许多古树名木历经千百年而不衰,是自然界严酷的生存竞争中的强者,是一部自然环境变迁的“观测记录”和编年史,为人类探索自然界奥秘和了解历史进程提供有力佐证,被科学界视为“活标本”。如银杉是一种古老孓遗植物,树史达1000万年以上,在第三纪晚期冰川活动中几乎灭绝。1954年,植物学家最先在龙胜花坪林区发现这种珍贵树种,在全世界引起轰动。铁杉原分布在欧洲大陆,由于第四纪冰川活动,被认为已在300万年前灭绝,但在“华南第一峰”兴安猫儿山长有一片铁杉林,数量达1200多棵。

灵川海洋古银杏之王

古树不仅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其背后还蕴藏着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在经济价值方面,以灵川县海洋乡的古银杏为例,该乡现有百年以上古银杏2万多棵,每年秋冬季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扫黄”,带动了旅游业发展;古银杏的种子白果具有较高食用价值,银杏叶也具有较高药用价值。这些古银杏每年都为当地群众带来不菲收入,被视为“绿色银行”,并助力着当地加快乡村振兴。

灵川海洋古银杏

兴安漠川古樟树

市林园局总工程师魏骋表示,近年来,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市民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也在日益增强。为保护古树名木,2017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目前,林园部门正根据条例有关规定,持续推进古树名木普查工作深入开展,并积极落实各种保护措施。希望广大市民都来关心和保护好桂林的每一棵古树,使它们永葆活力,魅力永存,并让作为桂林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古树文化更好的传承。

■嘉宾访谈

让古树得到更好的保护

梁瑞龙(广西林科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桂林是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名城有古树,古树显名城。这些饱经沧桑而又葱茏健在的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和珍贵遗产。

古树名木是自然、历史的见证,是活的文物,其生态、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不可估量。特别是在生态方面,古树早已和生活在统一生物圈的动植物及微生物们,构建起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了,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古树对环境的要求比普通树木更为严苛,一旦某些特定的有害气体呈现上升态势时,古树会第一时间产生相应表现,从而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有害气体的变化情况。

古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佐证

林建勇(广西生态学学会科普讲师团成员,高级工程师)

古树名木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与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息息相关,具备特定的文化内涵,每一棵古树不仅展现了一道独特的自然和历史景观,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佐证。

古树名木是风俗文化的载体。古树名木因为奇特的形态或特殊的历史,从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围绕着这些古树名木流传着一个个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形成了浓厚的地方风俗文化,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古树名木是人文情怀的象征,如四季常青的榕树常被作为长寿的象征,花色如血的木棉也被称为英雄树,是英雄和美丽的化身,樟树则代表着吉祥。一些知名旅游景点的迎客松、送客松等古树也常得到文人墨客、游客的青睐。

阳朔徐悲鸿故居玉兰树

让古树得到更好的保护

名城有古树 古树显名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