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相术

相术

耳朵旁边有漩涡面相(头顶无漩涡女人命运)

2023-04-27相术
过完年之后,一堆新剧纳入收藏夹,《天才女友》第三季,《麦瑟尔夫人》第四季,结果我先打开的是《虚构安娜》。听说现在网飞最火的剧其实是它,它由前两年《纽约》的深度

过完年之后,一堆新剧纳入收藏夹,《天才女友》第三季,《麦瑟尔夫人》第四季,结果我先打开的是《虚构安娜》。

听说现在网飞最火的剧其实是它,它由前两年《纽约》的深度报道《How Anna Delvey Tricked New York’s Party People》改编。

《虚构安娜》的剧照

朱莉亚·加德纳可真美呀。

美得让人相信这女骗子可能真是“侠盗”罗宾汉,在一堆私募资本、伪装的科技精英的吸血鬼、自大狂里边,她不过是个野心勃勃的女间谍。

她包着精致的丝巾,端着高脚杯,在拍卖场内,冷冷地说,全场都是形式主义的僵尸艺术,除了Shermann的《Untitle 17#》,因为这是女摄影师第一次凝视她自身。

如果她不是偷偷刷了女投资人的信用卡,你几乎都要爱上她了。当然这只是因为朱莉亚·加德纳过于美了。她也演得过于聪明了。把安娜都有点过度美化了。

因为她太过美了,所以看起来像是骗子历险记,道德感毫无见效,你想看这个虚构的安娜、虚假的名媛,是如何骗过她的创业男友、投资圈大鳄、艺术投资商,想看她用一张嘴怎么征服比她更虚伪的以阶排辈的有钱人。

她是怎么骗到富豪的投资的呢?她如何运用世界的法则,玩弄规则。她必须足够精致,足够厉害,足够有手段,特别机灵,才能在一群吸血鬼里面活下来吧。

不好意思,这就真的是部剧而已。

让我想起前不久因为韩国恋综火得出圈的宋智雅,被喻为撩汉的天才。

因为擅于展现自己的美丽,各种娱乐号里都一致称她为猫系美人,谈论她的雌性魅力,是可爱的,却又是性感的,比小白花更容易俘获男性后宫的芳心,妖气性感谁能顶得住。

我举脚赞成性感作为女性力量的一种。可它被当做一种表演,安在人设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时候,宋智雅也只是一种被设定好的程序,一种展演而已。

节目里经常穿着好牌子的服装,妆容精致,结果后来被人指认她的各种视频、照片里展演的是假货。从全网红到全网黑只需要两个夜晚。

这也只是一部综艺而已。

回到安娜,剧照的原型。在前两年陆续登上各种报道的金融骗子。现实里的安娜,真的没什么好捧的。

她没有朱莉亚·加德纳美,也没她聪明,好多场合都错漏百出。看后续的报道,安娜三不五时就露出马脚,观摩她确实没什么意思。

我倒觉得,比鉴赏安娜这人更有意思的是,这单事件及她周边的人形成了强力的漩涡。是社交网络时代、热钱纷飞的时代才有的行为艺术的展演。

媒体追逐她。地摊文学虽然糟糕,但太懂得人性的爽点。

她是八卦小报最爱追踪的奇闻女主角——普通的德国女人,货车司机的女儿,伪装成富豪的女儿,浑身上下奢侈品、出入高级场所,在有钱人面前展演她的时装、艺术、投资品位。

她知道在餐厅里最好的酒是哪一支、最好的三文鱼是在Lucien……

人们大量地讨论着她的着装,她的扮相,她的话术,她的言行举止,是如何精妙,是如何聪明,才可以不够精致的面目,骗得了所有人,包括精妙的投资机构——他们通常都特别精明、谨慎,甚至狡诈。

何况故事里还自带各种名人加持。

众多投资圈大鳄、艺术圈新贵、老钱、时尚圈大佬,混迹艺术圈和上流社会,吹嘘她的理想乌托邦——她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艺术基金会。直到东窗事发。

她故事里还出现了中国藏家黄勖夫(X美术馆创始人之一,前木木美术馆创始人之一),当年就是被安娜骗过威尼斯双年展期间酒店费的当事人之一。

好笑的是,就在X美术馆的藏品里,就有一幅画家龚剑画的《缪斯》,主角正是在法庭受审的Anna Delvey。

她的脸被画得极为扭曲、变形,安娜被媒体展演、暴露之后,丑态尽露,是剥离了表演的面相,透明呈现的肉身。

面容的扭曲也展示着龚剑,又或者藏家黄勖夫的态度——Anna Delvey谎言被拆穿之后,面目是歪曲的、丑陋的。

龚剑《缪斯》

龚剑的作品说明里是这么写的:之所以称这位为缪斯,不是为了渎神或反讽,只是想传递一个荒诞的现实,或者说荒诞就是现实本身。

网飞这部剧出来的时候,豆瓣上有好多差评:网飞是傻到什么程度才会给骗子立传?

但如果把它当做一场展演,我觉得这剧也还有一点可取。

虚假里确实也有一点现实。安娜所接触的那些人,也都表演着各种身份,参与着各种野心勃勃的酒局,虚假的科技神话,虚拟资产,股市投机者,也许还准备搞元宇宙收租,资本的伪装,虚假的泡沫,是市场最热衷着机会主义的时候。

被龚剑命名为缪斯,肯定不是她启迪了美——她成了当代艺术的讽刺素材。她用虚假的去碰撞虚假的。

这年头的社交媒体缪斯,不是因为足够美,足够雅,如维纳斯一般是神圣的化身。后现代审美的判断标准是足够戏剧,足够狗血,足够爽。

这可能才是关于“缪斯”最魔幻的地方。

完全赛博化的网络社会,我们以为通过一条网线就能触碰到更多陌生的人,看见更多可能,可一堆又一堆的明星、网红,都被装在透明的玻璃培养皿,他们被资本当做工具,又或者他们也利用了网络资本化了自己,人们透过社交媒体构建对他人的想象,然而完全无法触摸得到真实的人:普通人在网上假装穷人。穷人在假装富人。只是为了靠煽动实现真正的阶层跃升。

又有哪一些仍然是真的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