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生肖

生肖

什么生肖一日一生(一日一生代表什么生肖)

2023-04-22生肖
□杨新元一前几天,一位朋友传给我一个微信,是一个讲人生的段子,题目是“一日一生”,看了很有启发。作者说,某日他去参加一个讲座,一位教授跟大家谈人生。教授首先问了

□杨新元

前几天,一位朋友传给我一个微信,是一个讲人生的段子,题目是“一日一生”,看了很有启发。

作者说,某日他去参加一个讲座,一位教授跟大家谈人生。教授首先问了大家三个问题:一是“你想活到几岁?”让大家把答案写下来;二是“你现在是几岁?”也让大家写下来。然后把第一答案减去第二答案,这个答案就是你还有几岁可活。

这虽然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但重点是他的问法。当教授问“还有六十年好活的举手”时,会场上有很多人举手了;还有五十年好活的举手时,举手的人就少了一些;最后,当问到还有十年好活的举手时,全场只有一位老者举了手。教授笑着对这位老者说:“你可是第一名哦。”

接下来就是教授的第三个问题:如果只剩10年可活,你想怎么活?还会这么执著于那些身外之物吗?还会为一点小事不开心发脾气吗?一个人,如果知道了自己的死期,会不会因此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呢?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想老去,但是,岁月无情,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逝去。很多人都在不经意中发现,童年、青春已经过去,留给自己的已是人生的晚年。

因此,教授提出了“一日一生”的观点。即每天都要学习,保持学习的动力;每天都要工作,维持生活的目标;每天都要享受,而不是等到退休后,或者是想赚了几千万之后,再来享受生活。

要把每一天都当作一生的开头,乐于学习新的事物,常常给自己订几个小目标,天天保持生活的新鲜度。那么,即使明天走了,也没有什么遗憾。

我想,这种“一日一生”的观点,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值得我们提倡和推介。

按照一般人的观念,人生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学习阶段,二是工作阶段,三是退休享受人生的阶段。学习阶段大致是从读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而工作阶段是从踏进社会一直到退休。这时候,一个人最好的年华已逝去,身体各种器官开始老化,老胳膊老腿,走路不利索了,牙齿也开始松动,想享受人生,却走不动也咬不动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我有一个朋友,读书时非常刻苦,大学里别的同学利用节假日出去旅游、娱乐,他总是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做作业、看书,所以成绩一直很好。参加工作后十分投入,没日没夜地干,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可他总觉得自己这些年很亏欠家人,因为连孩子让他陪着到动物园玩一次也一直兑现不了。好不容易干到退休了,本来想好好地享受一下人生,哪知道身体出了毛病,得了不治之症。在离开时他很不甘心,觉得自己这一辈子从来没有好好享受过。

这位朋友的经历,当然是极个别的,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就是被人生的三个阶段这种观念耽误了。总觉得自己是在学习阶段,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拿到好成绩,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所以,为了应付考试、写好毕业论文,可以整夜整夜地熬,至于享受生活,那是以后的事;总觉得自己现在是干事业的时候,所以,为了工作,可以放弃与亲人的团聚,可以放弃与孩子玩耍,甚至不知道孩子心里想要些什么。总觉得以后有机会,而现在,工作是第一位的。至于自己享受生活,那更是以后的事。于是,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老之将至。

我曾写过一篇《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的文章,说的是美国加洲的硅谷人,由于激烈的竞争、超时的工作,被电脑思维入侵而不能自拔。尽管薪水颇高,却整日疲惫不堪,过不上正常人的生活。生活的五彩缤纷,与他们无缘。有了钱也没有时间花,实实足足成了一个“电脑人”。

一位曾在硅谷一家公司任主管的退休者,对自己过去长年与电脑为伍的生活十分后悔。因为,他在父亲这个角色上整整缺席了15年。在他的记忆中,连孩子怎么长大都没有印象。几个孩子都把他视为陌路人,这让他的退休生活痛苦不堪。

其实,一个人不论年轻还是年老,都不必把享受人生看作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事,所以,要享受人生,首先要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不要为一点小事生气,不要为一句不中听的话而气恼。要我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儿孙琐事由它去,家长里短不去比;

其次,就是尽量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快乐,尽量多干几件快乐的事,多想愉快的事。一句亲人朋友间的问候,享受一个忙完手头工作后暂时空闲的下午,喝一杯味道醇正的咖啡,听一首放松心情的曲子,组织一次三口之家的周末旅游,晚上陪爱人逛商店,星期天陪孩子看一场电影或者吃一餐肯德基,几个朋友相邀去西湖边的茶室喝茶聊天,都是享受人生。关键看你自己如何把握时机,分配时间。不要总以工作忙为借口,

在这个日趋喧嚣的竞争时代,我们更要善待自己、善待亲人,善待生命。

那么,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树立起“一日一生”的观念,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吧。(题图由CFP提供)

作者简介:杨新元,中国作协会员、浙江日报高级记者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