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风水

风水

客厅金矿石风水(金矿石放家里好吗)

2023-05-19风水
今天周五,文吉这边福利放送,故事有点长,如果坚持读完说明吸引力还可以。黄金啊,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金灿灿,黄橙橙,不光是中国,哪怕在全世界,也是财富的象征。

今天周五,文吉这边福利放送,故事有点长,如果坚持读完说明吸引力还可以。

黄金啊,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金灿灿,黄橙橙,不光是中国,哪怕在全世界,也是财富的象征。

好多人能经得起纸币的诱惑,但是经不住黄金的诱惑,毕竟这东西是深入到骨子里的东西,那东西往眼前一晃,确实让人灵魂发颤,手脚发软。

嗯,讲讲黄金的故事吧,这个故事是老爷子讲过的,师兄他们都听过,不过我就长了个心眼,就分享文字形式码出来,算是结善缘(我们从术上来说内行要常参许多这种故事的,提炼生活基础依据,以便解象,这也是祖师爷传下来的,外行嘛,就听听热闹)。

这几天忙着烧花甲,也就是花蛤。

因为结缘的几个易仁道友小聚,给大家发发护身符和日历,喝喝茶聊聊天,最近有又去哪儿的名山大川了。结果我还没顾得上吃,朋友们都已经吃光了,说味道特别好,要我务必再给我们搞几盘,他们打算一口气吃过瘾。

老爷子爱吃海鲜,就一直想着学着我做,他就会一道菜,江水炖江鱼嘛,看看有没有什么秘方之类的,现在吃得美不胜收,立马就来精神了,学到底佐料是什么?!

因为人多我就搪塞说,这个秘方啊,就是必须要用咱当地的江水,和当地的野葱什么的,而且最好在江边的小木屋里,用当地的劈柴烧得滚开吃,这就是我的独家秘方……

老头子和朋友们信我个鬼,这个小子坏得很(其实就是4味常见草药膏和一个卤制料的配方,是在我年前在阆中古城一家景区餐馆堪风水时老板给的,当时千金难换,就说我啥也不要,老板能不能送,我就是想念你们家的这份味道,老板摊手说罢了,他老家山东的,也是在某个连锁有名的餐饮加盟买的,我们达成共识说权当有利交个朋友,服他生意风生水起,保我酒色财气,也没啥好忌讳的,本身就是富贵之家服务)。

几个人在那闲扯,就聊到了东北冬天的美食,以前在漠河那边吃的酱焖蛤蟆。

东北这边冷,大江上很早就结冰了,水下缺氧,你在冰上打个眼,水底下的鱼虾蛤蟆都过来吸氧,用抄网往下一抄就是一袋,能装一麻袋。

这蛤蟆啊,用大酱焖熟了,加上麻辣辣的白酒,那日子啊,就是齐天喽!

他说,以前在漠河胭脂沟淘金的手艺人,弄到黄金后,得连吃一个月的酱焖蛤蟆补补元气,当年啊,那日子过得有意思!

我就赶紧问了问他淘金的事情,听说这淘金也要看金脉,这鬼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后他就给我讲了一个他师父当年带他淘金的故事。

老爷子说,他师父说过,黄金乃天下财富之源,人人都希望得到,所以江湖上对于黄金的争夺,各种秘术,从来就没有断过。

民间采金,是很苦的,基本上全靠运气,淘金者风餐露宿,长年累月泡在水里,山里,千辛万苦淘得一些金沙,还要时时提防,怕被人劫走,一个不小心,性命就丢掉了。

那淘金路上尸骨累累,河水中沉淀的是黄金,也是淘金者的枯骨,这句话绝不是煽情,是纪实。

淘金,先要找到有金矿的地方,像黑龙江漠河,新疆阿尔泰,浙江西南的遂昌,江西上饶的包家金矿,这些都是出金矿的地方。

淘金的方法很简单,最简单的莫过于弄个平底锅,上面堆满河泥流沙,将平底锅在水中来回震荡,水将较轻的沙子泥土淘空了,剩下的就是金沙,这些金沙大多只有针尖、糠皮大小,就是金末,不值钱。

运气好的,能淘到米粒大小的金粒子,叫米粒金。《西游记》中如来佛祖说:“众比丘尼圣僧下山,曾将经书在舍卫国赵长者家给他诵了一遍。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这里说的米粒黄金,就是沙金中的米粒金。

当然了,要是运气爆棚了,还能淘到状如玉米粒大小的玉米金,还有龙眼金,还有传说中的金蛇,金蟾蜍,甚至是狗头金。

这些沙金根据含金量的不同,颜色也有区别,最好的金沙是赤黄色,黄金含量能占到九层,然后是淡黄色,青黄色,青黄色的金沙差不多有七成金。

这些从水中淘出来的金沙还不是纯金,需要进一步提纯,一般是用可以溶解黄金的王水反复提纯,也有加入一定比例的白银高温提纯,还有其他古怪方法甚至中药提纯的,就不多提了。

老爷子说,这些所谓的淘金,说白了,就是碰运气,逮着了就发财,逮不着就落魄了,好多人就在淘金路上冻死饿死了。

中国的金矿不少,不过多是官办,都严密封锁了,所以后来采金人都去大山深处碰运气,主要是去漠河,漠河有个金矿带,叫做胭脂沟。

为什么叫胭脂沟呢,是因为这里的黄金啊,都用来给慈禧太后买胭脂用了。

胭脂沟的黄金多,有人穿着草鞋从胭脂沟走出来,旁边有人用新鞋换了他的旧鞋,在火里烧成灰,能烧出一撮金沙来,够买几十双鞋子了。

老爷子说,我小时候跟师父去漠河砸蛤蟆。

冬天天冷,大江早早就上冻了,在江上凿个洞,里面的鱼啊虾啊蛤蟆啊,就拥挤过来吸氧,一抄网下去,能弄十几斤蛤蟆。

这蛤蟆一冬天没吃过虫子了,肚子肠子里都是干干净净的,洗剥干净了,用大酱焖熟了,那味道啊,别提有多美啦!

老爷子说,他们在漠河江边捉蛤蟆时,就遇到了一行老参客,这些老参客都是江南的大商人,来这边买参的,钱多枪多,很霸道,他们抢了我们的蛤蟆,还给了我一个嘴巴,我当时想跟他们拼命,被师父给劝住了。

后来他们烧火做饭时,我师父还过去指点了一下,告诉他们,这蛤蟆要垒土灶台,用松木做柴火,慢慢焖熟了味道才好。

然后他指点他们,搬了几块大石头做了炉灶,结果他们一顿饭还没烧完,一块大石头给烧裂了,露出了里面黄橙橙的成色。

老参客让人把石头扒拉出来,用冷水降了温,抱起石头掂了掂,那石头比铁块还重,心里就有了数,感情这是块石包金,就是外面包了一层石头壳,但是里面却是一块实心黄金!

这块石包金足足有十几二十斤,金矿石呈金黄色,纯度又高,当真是一桩老山神恩赐的富贵了!

他们赶紧收拾东西下山,还没走到半山腰,就被一伙胡子(土匪)给抢了,这帮胡子眼睛都亮着呢,才上山就下山,那不是得了人参娃娃,就是得了狗头金了。

他们不仅抢了石包金,还将几尾百年老参给抢走了,后来他们在喝酒时说漏了嘴,遭到了另外一伙胡子的伏击,损失惨重,最后甚至引起了漠河地区金客的一场大混战,最后大家谁也没下来山,全死在了深山老林里,那块石包金也消失在了山上。

老爷子当时还小,看那伙人拿走了狗头金后,也眼馋得要命,就问他师父,这河边是不是还有狗头金?

他师父在河滩上走了一遍,用拐棍点了一块灰不出溜的石头,让老毕砸开它,发现里面果然是金灿灿的,也是一块石包金!

老爷子兴奋死了,抱着大金块子不撒手,结果他师父就摇摇头,给他夺了过来,顺手丢在了凿开的冰洞里。

他告诉老爷子,说金子这种东西啊,不是什么好东西,命不够硬啊,它就是一块催命符,谁碰到了谁死!

看着老爷子一脸可惜,他就叹了一口气,摸了摸老爷子的头,说留下一块狗头金,给老爷子打一个金腰带也不是不行,等回头出了关,他当一块玉佩就够了。但是这块金子是水金,我们不能取。

老爷子很奇怪,问这又是为什么?

他师父就说,自己当年遇到过一个高人,他答应过这个高人,这辈子不准碰水金子,他不能食言。

老爷子就吃惊了,他师父虽然懒散,但是一向自视甚高,从来看不起其他江湖人,他嘴里的高人,那得有多高呢?

他师父就笑,问老爷子,你看到眼前这座大山了吗?

老爷子说,看到了呢!

他师父就说,那个高人啊,他恐怕要比这座大山还要高上三分呢!老爷子就更加吃惊了,问师父,那个高人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他师父就露出了古怪地笑容,说那个高人是什么样的,我还真不知道,因为我从未见过。

老爷子就问他,那你没见过这个人,又怎么知道他是高人的?

他师父就叹息了,说:我曾经遇到过一个人,你师父也算见多识广,但是那个人的路子,却完全看不清楚,我当时试着和他交手了一下,却惨败而归。

老爷子就说:那个人是不是一个老头?

他师父的眼神就黯淡了,摇摇头说:不,他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

然后他师父讲述了当年的故事。

他师父说的是解放前,那时候贪官污吏,匪盗横行,尤其是黄河连年水患,一泻千里,真正让人苦不堪言。

尤其在黄河汛期,一旦决了口,就是一场特大灾难,所以在当时,官家对黄河水患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官员带头修建黄河大王庙,举办各种祈福法事,就希望黄河不出事。

但是还是不行,照样决口,后来就有人献上一计,说黄河大王对恶人不满,得把恶人填到黄河眼里去才行。

就这样,黄河人殉就开始了,在每次合拢关口时,官家派河兵就会专门捉来一些活人,将他们填进关口中,当时主要填的是贪官,还有一些作恶多端的江洋大盗,后来人不够了,也就红了眼,逮着当地的老百姓也填进去,那黄河合拢之时,百姓血染黄河,那黄河水伴着血水奔腾而去,染红了官家的帽子,也哭红了老百姓的眼。

且说有一年,黄河在开封决口,黄河水一泻千里,官家将开封监狱中的犯人全扔进了黄河中,可是口子还是堵不住,沙石一下去就没了影,好像那口子下面是一个无底洞一般,官家杀红了眼,当时便让士兵去捉几十个百姓过来,填入关口中看看。

这时,旁边走来了一个云游道士,拦下了士兵,对那官家说了一番话。 他说,大人,此事无关百姓,只是这黄河口子下趴着一只巨龟,那石头水泥都堆在了巨龟背上,表面上看着口子堵住了,其实它只要身子晃一晃,这堤就破了,所以你不管杀多少人投进去,都是不够的。

那官家自然不信,挥挥手让士兵将他赶走,那道士倒也不急,当时说了一声:大人且听我一言,小的所说要是有误,愿请大人将小道封入河堤中,永世不可超生!

官家听他说得郑重,便也让他继续说下去,那道士说要想将这个大堤筑好,倒也不难,只需要将那巨龟赶走即可。要将巨龟赶走,也容易,龟怕狗尿,闻到狗尿味就会四肢发软,尤其是黑狗尿。官家只要找到几桶狗尿泼在沙石上,那水下的巨龟闻到狗尿味就会逃跑了。

那官家听他说得煞有其事,想着狗尿也不是什么稀罕物,索性听这道士一言,便让人弄了一桶狗尿,浇在了沙石上,往水下一倒,那狗尿倒下去没多久,就见那水下冒出来一串串葡萄般的大水泡。

这道士又让人将备好的生石灰投入水中,那水中顿时炸锅了一般,石灰水伴着水底下的污泥,呼啦哗啦翻着巨大的水花,过不了多久,那河堤处的水全部变黑了,大家立刻退到外面,生怕会出现什么变故。

在波涛之中,大家看见黄河水面渐渐升高了,最后竟然浮上来一只巨龟,那龟黑背铁甲,仿佛小山包那么大,朝人群探头探脑看了一眼,便踏波逐浪,顺着黄河上游去了。

那官家这回才知道遇上了高人,原来河堤一直堵不住,竟是这腌臜作怪,当时便拜谢了道士,命令河兵全力合拢河口,那巨龟被赶走后,一时间士气大振,军民一起努力,堆起泥沙、树枝,一次便将口子给牢牢堵住了。

那道士又在大堤处指点了四处方位,让工匠雕了四尊巨狮沉入黄河大堤处,四尊巨狮摆出一个震天吼的阵法,可保巨龟永不会来犯。 官家大喜,当晚在黄河边上设宴招待那道人,酒席上大家各自欢喜纷纷向道人道谢,一个个花团锦簇一般。

这时,冷不防传来一个声音,说:你这牛鼻子,学艺不精,胡乱指点,不知道要害死多少人的性命?!

觉得好看继续关注{日用风水好处},欢迎评论,回复,沟通,交流,转发等。

精彩继续如下:

且说那个年轻道人被大家拥在中心,加上多喝了几杯素酒,也是有些飘飘然,难免有些自得,这时猛然听到这句话,饶是定力非常,也有有几分恼火。

大家往外一看,发现说话的人倒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少年,小少年穿着一身白色道袍,肩膀上站着一个火红色的小猕猴,猴子故意把头看着天空,看起来天真又古怪。

大家也都有些诧异,想着大家饮酒的地方乃是官府后院,戒备森严,这个小少年又是怎么进来的?

正想着,那官府主人喝道:“何方妖童,胆敢胡言乱语!快来人啊,将这妖童给我拿下!”

那少年却不理他,只是朝着那年轻道人做了一个特殊的手势。

那手势特别古怪,有点儿像抱拳,又有点儿像是结印,双手上下翻动很快,很快就做出了一个特别古怪的造型。

然后他转身就走,身子飘忽不定,轻飘飘就到了院墙处,接着一人一猴就到了墙上,接着就消失掉了,简直像鬼魅一般。

那道人心里猛然一沉,匆匆站起来,给官家道个歉,然后身子猛然一扭,来了一个旱地拔葱,跃到墙上,跟着小少年跑走了。

因为他早已经认出来,那小少年年龄虽小,但是做的手势确实毫不含糊,这是江湖人打招呼的一种暗语,而且还是极高的江湖地位才能看懂的手势。

他有些吃惊,按照这个小少年的手势来看,他的地位极高哦,高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有点儿活了几百岁的世外高人,突然收了一个关门弟子的那种感觉。

但是在这个时代,江湖龙蛇混杂,高人凋零,哪里还有地位那么高的人呢?

那少年也不解释,只朝着前面奔跑,那年轻道人也是年轻时颇有际遇,一身功夫着实不弱,也是凭着艺高人胆大,两人在夜间一前一后朝着黄河边跑去。

且说两个人很快到了那黄河决堤处,星月之下,那道人往那黄河里看了一看,不由头皮发麻,胆战心惊。

原来在那明晃晃的月光底下,那黄河上原来黄浊的河水竟然变成了粘稠的血红色,看着血气冲天,诡异异常,无数死鱼烂虾漂浮在上面,仿佛无数浮尸涌动,更加显得诡异。

那道人忍不住问倒退几步,说:这……这又是怎么回事?

小少年背负着双手,冷冷地看着血河,说:还不是你干的好事。你用黑狗尿把巨鼋给赶走了,阴城的门要开了,这水底下的东西要出来了。

道人忍不住问:阴城又是什么?那巨鼋莫非是在这里守着什么东西?

小少年没理他,若有所思地说:我要下去把阴城的大门封住……我一个人不行,你要助我!

这道人饶是艺高人胆大,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再看看这个小少年,小少年十六七岁的年纪,头发高高束起,戴了一个玉冠,仿佛古代王族,他站在河堤上,淡然面对奔腾的血河,一脸淡然。

那道人暗暗想,小少年这份从容和气度,看来这是一个隐世的超级门派子弟,要不是黄河突遭横祸,他实在找不到帮手,估计压根都不会搭理自己。

想到自己的幼稚举动,还以为自己救了河堤,没想到却酿成大祸,于是他也慨然说道,不管前方刀山火海,他都发誓要随仙童闯上一闯。

那小少年面色古怪地看了他一眼,嘟囔了一声,你能闯什么,你不拖后腿就不错了。

然后小少年突然就跳进去了那奔腾的血河里。

那道人大吃一惊,当时也顾不得其他,紧跟着跳了下去。

那水下原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漩涡,人一进去,立刻被卷到了巨大的漩涡里,连挣扎的功夫都没有,就迅速被卷了进去,身子像浮萍一般,被河水肆意蹂躏,后来他就觉得身上猛然一轻,就被重重抛在了一块土地上。

道人一个鱼跃起身,却发现周围漆黑,但是脚下确实结结实实的土地,赶紧从怀里摸出几支用油布密封的火折子,吹着了,朝着周围仔细一看,却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山洞,山洞幽深、潮湿,不知道有多长。

眯着眼看了看,这山洞并不像先天形成,却像是人工雕琢而成,不过有谁会在这大山中开凿这样一个山洞呢?他举着火折子,开始小心翼翼往前走,山洞中还存着一些积水,在洞中缓缓流淌着,不知道要流到哪里去。看了看水中,水中有些绿莹莹的颜色,灯光之下,特别耀眼。

他仔细看了看,发现水中有块亮闪闪的石头,捞出来一看,那是一块拳头大小的白石头,石头上长满了绿斑,中间还有肉色的岩石夹层。

道人心里一动,这是一块石英沙,人称为“上有丹砂,下有黄金”,这里的丹砂,说的就是石英砂。这石头上的绿斑是铜锈,还有少量的银,按照采金人的说法,只要找到石英砂,那距离金脉就不远了。道人原来越奇怪,莫非这黄河地下,竟然还隐藏了一个几百年前的金矿不成?

再往前走了一会,发现地上有了一些折断的箭矢,还有一些锈死的刀剑,还有一些腐烂的盔甲,看造型已经是清朝时期的东西。

这道人继续往前走,就看到前面有一个大缸,缸上雕刻着一圈圈的花纹,看起来也有些像是古人祭祀用的三只鼎,不过古代的三足鼎可没有那么大的。那口大缸上蒙了一层兽皮,兽皮上一层油污,腥臭难闻,好像是曾包裹过一堆烂鱼一般。他掏出一把柳叶刀,轻轻划开牛皮,看见缸中有一个造型古朴的铁盒坛子,铁坛子中是黄橙橙的细沙,他一下子就认出来了,这个是沙金。这个缸里怎么装的是沙金?那道人虽然清贫,但是见了这无主之财也是眼热,当时就将那坛子里的砂金倒干净,用一个小包袱包了,倒到最后,坛子里就出现了一块温润的古玉。

那古玉大约有拇指大小,雕成鱼状,开始以为是一个玉佩,摸起来一试,那东西温温的,质软,像是一块骨头,但是骨头又不可能有这样透明的,像黄玉一般,看起来很像是琥珀,他闻了一下,那东西有股淡淡的腥气,看来也是水里的物件。道人将那古玉也收好了,继续往前走。

这时,他终于发现了白袍少年,那个人正在山洞尽头研究着什么。

他赶紧运足气力,朝着白袍少年飞奔过去,想着这此间的秘密,那个小少年一定清清楚楚。

到了小少年那边,他才发现,原来这个山洞尽头,竟然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深坑,或者说是一个地心裂缝,底下不知道有多远,白雾弥漫,阴冷恐怖,看着有点儿像是阴间。

他没多想,当时就丢了一个火折子下去,火折子碰到岩壁,跌跌撞撞掉了下去,最后越来越小,成为了一个隐约的亮点,然后渐渐不见了。

这底下,竟似一个无底洞一般。

紧接着,那底下传来了一声若有若无的咆哮声,借着竟然传来了碰撞的金属声,仿佛底下锁着什么巨兽一般。

道人吃惊地问,这底下,这底下是什么?

小少年说,这底下就是阴城了。

他说,那巨鼋原本是看管阴城入口的,但是那笨货被你用黑狗血引走了,所以这底下的东西要出来了,他要下去把它再给封印了。

他说,如果七日后,我不出来,你就用炸药炸掉这里。

然后,你去任何一个黄河码头,说你要找金门,然后让他们过来封印了这里。

道人也有些伤感,知道此行特别危险,小少年已经做好身陨的危险了。

他于是劝小少年,说老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要不然这一次就算了,反正现在天下大乱,生灵涂炭,也不差这一两个鬼窟了。

小少年却摇头,说你不懂的,天下生灵和我何干,我们金门,只是封锁阴城而已。

道人忍不住问,这个阴城到底是什么呢?

小少年露出了一种古怪的微笑,说,阴城啊,它是这世界最好的地方,也是最邪恶的地方,只要你能找到阴城,也出得起代价交换,那么不管你许什么愿,它都能满足你。

道人忍不住笑了,说那我跟他许愿当皇帝也行吗?

小少年面色古怪地看着他,那你以为那几个农民皇帝是怎么上位的?

道人看着他,突然有些不敢相信了。

小少年摇摇头,用一种看痴呆的表情看着他,头也不回地摇了摇手,接着轻轻一跃,便跳了下去。

临下去的一瞬间,他将肩膀上的猕猴抛了上来,说:要是我回不来,就把红小鸭送回峨眉山金顶。

道人仅仅抱着猕猴,忍不住喊道,你为啥给猴子取名叫鸭子啊!

深渊下传来了断断续续的声音:因为,我,喜欢——

道人在这里等了七天,开始的时候,他特别警惕,首先是警惕那只无恶不作的猕猴,那猕猴简直炸了,上蹿下跳的,一会儿也不得闲;其次是担心小少年会出事。

他掐着时间,在这里守到第六天,就听见深渊处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就看见那个白袍少年竟然上来了。

虽然他还是一脸桀骜,但是身上白衣已经变成了血衣,脸色也苍白得吓人。

猕猴吱呀一声叫,几步就蹿了过去,然后爬到了他的肩膀上。

小少年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对道人说,我把它封印了。

然后他身体一晃,重重摔倒在地上。

道人赶紧过去,紧紧抱住他,脱掉他的血衣,才发现他身上全是巨大的抓痕,伤口狰狞可怖,就像是在和一条巨龙大战了一场。

他赶紧掏出随时携带的药粉,给他小心敷上,在上药时他才发现,原来这个骄傲的小少年,竟然是个姑娘。

觉得好看继续关注{日用风水好处},欢迎评论,回复,沟通,交流,转发等,精彩继续,如下

那年轻道人在给小少年包扎身体时,无意中发现她是个姑娘,当时也是脸色羞红,赶紧眼观鼻,鼻观心,草草给她包扎了一下,就远远地坐在旁边看守着她。

小姑娘平时看着骄傲、冷酷,现在昏迷后,身体蜷缩成了婴儿状,有时呼吸急促,有时呼吸稳定,年轻道人在旁边喂药换药,日夜不停,悉心照料,她逐渐平静下来。

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仔细看看小姑娘,她估计在做梦,竟然在梦里咯咯笑出了声,笑靥如花,让他一时看得痴了。

他原本出自名门,心高气傲,年纪轻轻便在山门闯下了偌大的名气。

这次是他第一次下山历练,他师父当时很担心,告诉他,邪魔外道不可怕,官府强人也不足惧,但是你要注意啊,最怕的是那红粉骷髅,吃人不吐骨头啊!

自他下山以来,一路云游,随手也做一些斩妖除魔的事情,也是人人称赞,自己也自满自得,没想到在这个姑娘面前,自己真的是萤火比之明月,要自惭形秽了。

他回想起师父的话,不由笑了,想着姑娘若是能病好,那便是吃了我又如何,只怕她不嫌弃自己一身苦肉酸臭便好。

小姑娘昏迷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她醒来了。

她出手如电,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一把晶莹剔透的玉剑,当时就要杀掉年轻道人,那剑锋利无比,在道人脖子处堪堪停住,却也有一股蚯蚓一般的血水流下。

年轻道人微笑着看着她,轻声说,你醒了,真是太好了。

她红着脸,迅速检查了一下身上裹得严严实实的纱布,冷哼一声:我不杀你,是因为你救了我。我们江湖儿女,有恩报恩,有怨报怨。但是你看了我的身子,要不然娶我,要不然我就杀了你。

道人脸刷一下红了,他结结巴巴地说:我……你……

姑娘没好气地说:我什么我?!莫非我还配不上你这个牛鼻子?!

道人结结巴巴地说,配得上,配得上,我,小道,贫道,我……

姑娘噗嗤一下笑了,说:看你那傻样,我逗你的!

道人才松了一口气,心里也是怅然若失,在那手忙脚乱烧水,煮饭,要让姑娘赶紧吃点儿东西,恢复恢复元气。

他们在山洞里休养了几天,那个小姑娘心情好时,也会跟他说一些事情。

原来这个小姑娘出自一个特殊的门派,叫做:金门。

算起来,祖师爷传下来的手艺有三十六类七十二行,但是大家不知道,除了这些外,还有一门非常古老神秘的手艺一直流传在民间,那就是金门。说起这金门,话就长了。金门最早为政府招募的民间高手,古代以金银为货币,对采金之事慎之再慎,所以从民间招募了大批高手入山采金。

为防止采金人私藏黄金,采金人在采金时要赤身裸体,出来后还要被反复检查,头发、口腔、脚趾甲,所以金门虽日采斗金,可是到头来却连一粒金沙也留不住,最后穷困交加,含恨而亡。金门之人长年在山水中奔波,历经千辛万苦采得金沙,又被官府盘剥尽了,无不想尽方法私藏黄金,有人打掉槽牙,在牙缝处镶嵌进一颗金瓜子进去,也有人用一根极细的牛毛绳栓住一块狗头金上,一头系在牙上,将狗头金吞咽到肚子里。

狗头金是原金,重量颇大,一旦牛毛绳断掉,坠到肠子里,不消一时三刻,肠子就坠断了,人也会历尽千万痛苦而死。久而久之,金民便秘密集合起来,大家各自拿出一辈子的采金经验,经过一代代人的增补,竟然留下了一部寻金定脉之法,秘密传给后人,希望后世子孙可以自行寻金,再不受官府压榨。

久而久之,这金门在民间分为了四脉,分别是“分水”、“观山”、“探渊”、“凌云”,有道是“分水定金”、“观山寻脉”、“潜渊夺金”、“凌云淘金”。

这个神秘的小姑娘,就是出自金门“分水”一派,也就是专门去采水里的金。

据小姑娘说,现在所谓的采金人,都是不入流的,叫做“淘河浪子”,他们金门采金是有秘法的,真正的真功夫。

她说,这金门采金,无非就是观山,分水,寻金线,最后找到隐藏在大山深水中的金脉。观山,说的是寻找藏金的大山。

藏金的大山有种特别的形状,是一种倒元宝状,也像一个馒头状,这种山最可能出金矿。

藏山好看,辨水就难了,这是一门技术活。辨水是采金术语,说的是找出金线后,怎么沿着金线的走向发现金脉。金子裹在岩石中,经日晒雨淋后,岩石裂开,金沙流到水中,懂行的人看到一粒金沙,就会顺着水流和河水的脉络去寻找金线。

金沙就是水中的小金沙粒,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混在水中的河沙里,在晚上举着松明从水中照过去,能看到河底下有一条隐约的金线,顺着金线走,就能找到金脉。官府把金脉叫矿脉,老百姓也叫金线,五行曰“土生金”,这生金之“土”就是花岗岩,只有花岗岩才可能是金脉。

还能形成金脉的,就是火山岩浆,在生成岩体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当大的能量,这巨大的能量能使金富集。找到金脉之后,就离金矿不远了,但是金脉也需要“观脉定位”,就是根据岩层中金脉的纹路和走向,判断出金层的所在地,然后摸脉定金,就能顺着金纹的脉络找到金层。

金层就是金矿石,金矿石中加入适量水银后,黄金会粘成小块,把这些小块状拿到炭火上烧掉水银,剩下的就是黄金了。 接下来的,“观脉定位”考验的就是眼力界了。

好多人千辛万苦找到金脉,但是凿空了半座山也找不到金层,最后血本无归,跳崖自尽,这些事情都太常见了。寻金路上,白骨累累,金山下摞的一层一层全是人骨头。不过小姑娘说,这些也都是极其普通的东西,都是金门普通人知道的,真正的金门高人,都会一种特殊的采金秘术,那才是真正的好本事,随便在河里一看,就能知道哪里有就金,是真正的点石成金功夫。

她给年轻道人指点,说你刚才看到的那个大鼎,就是我们金门镇压在这里的标志,里面坛子里的金沙,就是我们水金的标注,里面有一块软玉一样的东西,那是我们水金一脉的信物。

这东西是从上百斤的青鱼脑中取出的一块软骨,唤作青鱼枕,这东西用秘法炼制后,佩戴在身上,水下的毒虫大蛇会纷纷避开你,这是辟邪的。

年轻道人脸上一红,赶紧掏出来金沙和青鱼枕,要给小姑娘。

小姑娘摇摇头,说我们金门富可敌国,还在乎这些?这些你还是收着吧,要不然待会儿出了洞穴,怕你走不出这黄河鬼窟。

年轻道人才恭恭敬敬收好了这些东西,继续听她讲。

小姑娘说,我们金门富可敌国,但是非常低调,所以外界根本不知道我们的存在。

不过我们暗地里控制了一些门派,像洪门、青帮、红帮,其实背后都有我们金门的影子,毕竟我们太有钱了,而且门下都有功夫,他们怎么也避不开我们。

但是金门却很少插手人间的事情,他们作为人间的极致力量,主要研究的确实如何成仙。

年轻道人有些不明白,问他:你所说的仙,是指的世人说的神佛吗?

小姑娘摇摇头,说那些都是人们臆想出来的,但是真正的“仙”也是存在的。其实你这么看,一个人或者动物,如果活了上千年不死,又拥有各种异能,这种其实就算是仙了。

道人更加吃惊了,说这个世界上还真的有这种存在吗?

小姑娘就笑了,说你的起点太低了,看不到是正常的,就像是阴城里的东西,这个深渊底下封印的东西,活了几百年上千年了,都通灵了,它不也能称为半仙?

道人想想,倒也是这个道理,话本小说里牛魔王,孙悟空这种,不也就是这样被神化的嘛。

他又问他,那这些仙人都在那里呢?他们会不会出来祸害人间呢?

小姑娘说,这个世界是平衡的,天道平衡,人间也平衡,各种终极力量都是相互制约,不能轻易出手的。如果大妖祸乱人间,自有更厉害的高人去收复,我们小小金门,也就镇压镇压几个阴城入口就好了。不过我们金门也有高人在,他也是接近仙的存在了。

道人大吃一惊,真有这种人吗?

她晒然一笑,说,八百年前,阴城大门被人打开,有大妖出世,祸乱人间,驱使黄河倒灌八百里,河水倒流至中天,千万生灵,灭世之祸。后来我金门祖师爷就出手了,他只用了一只手,就生生镇压了黄河,真正的只手遮天,一只手镇压黄河八百年。

道人倒吸了一口冷气,说这太厉害了,这不就跟神佛一样了!

小姑娘一脸骄傲,说,我祖师爷自然是厉害了!你以为只有你们牛鼻子最厉害?!哼!

道人赶紧说:你们厉害,你们厉害!这应该是人间最厉害的人了吧?

小姑娘摇摇头,哪有呢,还有更厉害的呢!

道人大吃一惊,还有比你们金门更高的高人?

小姑娘就笑了,说这世间之大,高人之多,难以想象,谁还说第一呢!道人就问,那最高的高人有多高呢?

小姑娘就笑了,说天下高人出昆仑,一入玉山万马喑,最高的高人,自然是在昆仑山顶。像我们金门,也就在半山腰看看风景就好了。

她撇了撇嘴,至于你嘛,小道士,你距离昆仑山啊,还差了至少八百个少林和尚呢!

道人就哑然失笑,自己也觉得有趣。

他又问,那昆仑山顶,就是最高的高人了吧?

小姑娘摇摇头说,哪有呢?大家去昆仑山,又不是看雪山,他们都是有目的的,都是为了搏一世成仙。

道人吃惊了:成仙?昆仑山上有仙人吗?

小姑娘说,天上白玉京,十二城五楼,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据说,昆仑山顶有一座漂浮的天宫,叫做白玉京,那是仙人们居住的地方。

道人结结巴巴地说,可是那座城是漂浮在天上,那怎么上去呢?

小姑娘说,据说人间终极的力量,可以在昆仑之巅继续往上走,那是一条登天之路,也被誉为成仙路。

她说,要去白玉京,先走成仙路,可是我师父说,成仙路已经断了八百年了。

她叹了一口气,又坚定地说:早晚,我要走一遭成仙路。

年轻道人在旁边低声说,我陪你走。

小姑娘看了他一眼,想说什么,最终什么也没有说。

他们在山洞里呆了七天,第八天,山洞外波浪滔天,小姑娘带着道人走出去,发现一头足足有一间房子那么大的巨龟,用脑袋撞着山洞,撞得巨石哗啦哗啦往下掉。

小姑娘哈哈大笑,带着小猕猴跃到巨龟背上,那巨龟摇头晃脑,翻开波浪,顺着黄河游走了。

道人看着他,怅然若失,忍不住喊她:哎,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波浪滔天,有一线声音悠悠传来:金门小十三,金子贞!小道人,记得以后要陪我登成仙路呦!

老爷子讲完这个故事,不说话了。

我试着问:那个年轻道人?

老爷子点点头,就是我师父。

我问,那个小十三——?

老爷子大怒,小十三也是你叫的?!叫师娘?!

我说,那师娘?

老爷子说,师娘后来登峰造极,给我师父鸿雁传书,相约一起去昆仑之巅登临成仙路。我师父收到信后,赶到昆仑之巅,发现她在石壁上留下了一行字……人却失踪了。

师父后来带着我,在各地疯狂寻找东西,其实就是在找她,我师父总觉得,师娘她一定是走上了成仙路,但是成仙路断了,所以她可能被卡在了哪个空间里,早晚能找到她。

我又问他,那成仙路断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爷子摇摇头,说这也是他师父一辈子寻找的终极答案。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师娘留下的字,大概是说,能登临白玉京的,全天下只有五个人。要想登陆白玉京,也必须要凑齐这五个人。她说的五个人,排在第一的,就是天生仙胎。

我说,哦哦,我觉得天生仙胎应该还挺多的,你们好好找找,肯定能找个百八十个的,那个,加油啊!

老爷子严肃地说,有机会,帮我问问她……我师父,他还活着吗?

我勉强答应了一下,挂上了电话。

回过头,就看见某个仙胎宝宝正在大呼小叫,慌慌张张地到处翻调料,说完了,完了,这条大鱼又糊锅了,这分明是天妒英才是啊啊啊啊啊!

我就噗嗤一声笑了,想着什么狗屁成仙路,什么狗屁昆仑山,什么狗屁金门守护人间,这些腌臜事儿,又和干我屁事呢?

天下高人出昆仑,一入玉山万马喑?

既然这玉山如此难登,那就不要登嘛!

这些所谓的高人啊,真的是,好幼稚!

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