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术命理 > 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

梦见上厕所找不到合适的蹲位

2023-07-21知识百科
近日,四川泸州一19岁的女孩依依(化名)因节食减肥,在家晕倒,后脑被撞出一道约5厘米的伤口,血流不止。所幸及时就诊,尚无大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

近日,四川泸州一19岁的女孩依依(化名)因节食减肥,在家晕倒,后脑被撞出一道约5厘米的伤口,血流不止。所幸及时就诊,尚无大碍。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吴晓表示,近年来,该院因节食减肥而致病的患者逐年增多,以年轻女性为主。她表示,减肥应针对健康标准里的胖,而非审美观点中的胖。

图据IC PHOTO

100斤女孩嫌自己胖,

拒绝所有主食

“爸爸,快回来,我晕倒了,头撞出血了。”

电话响起时,依依父母正在外散步。手机那头,女儿的声音让他们吃了一惊,赶紧往家赶。

回到家,他们发现,依依的后脑勺被撞出一道约5厘米的伤口。依依称,自己上厕所后,刚站起来,突然晕倒。清醒时,发现后脑勺流血不止。

时值今年8月20日晚,彼时距依依减肥尚不到一周。

依依身高1米6,体重50公斤。在常人眼中,这已是苗条身材,但她却一直认为自己过胖。

今夏,依依考取了心仪的大学。为了开学时有个理想形象,她开始减肥,拒绝所有主食,每天只吃一顿午餐,午餐多为一个苹果或一根黄瓜、一些沙拉。

图据东方ic 图文无关

效果立竿见影,三天瘦2斤,这让依依坚定了自己的选择。父母劝依依吃饭,她却不为所动。不料,很快就发生了晕倒事件。

父母把依依送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检查后,医生为依依注射了破伤风针,进行了伤口包扎等处理。

急诊科医生周雨表示,依依属体位性低血压。所幸,经测未患低血糖。“她是由蹲位改为站位时晕倒的,眩晕时间短暂,可能不到10秒。也许和她减肥很有关系。”

周雨回忆,这是近9个月来,他接诊的第二例因减肥而晕倒的患者,“都是年轻女孩。减肥的女性在经期更容易出现这类症状。一般夏季多发。”

8月29日,依依告诉周雨,此前,她已拆线,身体恢复健康,“再也不减肥了。”

医生:是否减肥有标准,

盲目节食不可取

“依依的体重指数是正常偏低的,偏瘦。”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吴晓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节食减肥不可取。减肥应针对健康意义上的胖,而不是审美上的胖。”

何谓“健康意义上的胖”?对此,吴晓解释,“我们有一个国际通用的标准。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衡量成年人体重是否超标。计算公式为:体重/身高的平方(kg/㎡)。BMI≥25为超重,BMI≥30为肥胖。如果大于25的话,就非常有必要减重了。”

受访者供图

对于体重指数正常,但仍想塑形的人群,吴晓建议“可以做一些瑜伽、游泳等比较健康的运动。”

而盲目节食减肥,或给身体带来重创。“可能会营养不良,或者低血糖。”吴晓坦言,以低血糖为例,“说起来,好像很常见、很简单,其实,低血糖如果严重的话,也会危及生命。”她表示,因低血糖晕倒后,如果未被人及时发现送医,“长时间就会造成全身多脏器的衰竭,后果比较严重。最严重的是长期过度节食,造成厌食症,非常可怕。厌食症已经不仅是身体上的疾病,是关系精神方面的疾病。据西方的流行病学研究,厌食症的患病率约0.5%-1.5%,多见于青少年及年轻女性。本病虽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5%-15%)。”

现象

盲目节食致“厌食症”的案例并不鲜见

竟有网友求教“怎么可以得厌食症”

“好女不过百”、“要么瘦,要么死”.....

曾几何时,类似戏言一度成为一些爱美女性的座右铭。这些禁锢于男性目光中的女性,将社会对女性的苛责内化为对自己的要求。

让吴晓印象颇深的是,不少年轻女性,已经很瘦,仍抱怨自己局部肥胖,“我们医院针灸科做针灸减肥。来咨询的不需要减肥的30岁以下的女孩特别多,有些人说我虽然比较瘦,但我腿有一点粗,要求自己身材特别完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医生李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近年来,神经性厌食的就诊率逐年上升,“男性约占百分之二十,女性约百分之八十。20岁以下的女性很多。”从今年4月至今,他接触到的因盲目增肥而患神经性厌食的患者人数达近30位。

在他看来,不少患者“追求完美、自我要求比较高,看问题比较偏执,容易走极端。”

李伟的同事曾接诊过一位身高逾1米6,体重仅30余斤的十几岁的女性患者,“几乎看不到肉,骷髅一样。心率降到每分钟30—40次,而正常人每分钟60——100次。”

相关报道并不鲜见。

据《钱江晚报》8月8日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诊了一位因节食减肥患神经性厌食的12岁女孩,1.58米、70斤,“只吃酸奶和水果,”“一下子瘦了30斤。”

《每日商报》近日报道,近年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接诊的神经性厌食患者逐渐增多。其中一位14岁少女,从100斤跌至60斤,脱发、月经不调,“甚至上楼梯都成了件困难的事情。”

据浙江在线2019年5月报道,浙大一院接诊了一位暴瘦45斤,患上神经性厌食的18岁少女,“因为长期催吐,每次暴饮暴食完,只要她想吐,不用任何方法,她可以条件反射地吐出来。”

在某减肥论坛,一位网友讲述了自己节食减肥三年,患上神经性厌食症的经历:高考时,从98斤减至76斤。随之健康受损、闭经一年半,大一休学。她告诫大家,“各位MM一定不要再盲目的减肥了,痛苦后悔的只有自己和家里人。”

然而,仍不乏盲目求瘦、不知后果的网友。红星新闻记者搜索发现,在百度“厌食”贴吧,有网友询问,“怎么可以得厌食症,求教”,其他网友回复,“这种话开玩笑说说就行了,厌食症严重了很可怕的”,也有网友附和,“同感!!我做梦都想得厌食症”。

专家谈根源

女性处在相对弱势的社会状态,

会更加看重外在的社会评判标准

盲目求瘦何以屡见不鲜?追根溯源,折射了怎样的社会文化现象?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其实是很普遍的现象。包括一些各方面都很成功的女性,可能还是难免拿异性和他者的眼光来审视和规范自己,在一种隐性框架中着力塑造他者视角下比较完美的形象。虽然这是一些比较极端的个案,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家庭、大众媒体、学校教育都会对女性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形塑产生影响,个人觉得追求美好事物、美好体验和美好表现无可厚非,但美应该是内在生命活力的迸发、是综合修养阅历的自然流泻和自我风采的展示,而不是生硬压抑自我的迎合。在这个大前提之下,女性追求和外部世界包括与另一性的和谐互动,共生、共赢、共同成长,这才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在陈端看来,盲目节食减肥以致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女性,“可能她的自信还是有欠缺的,可能自己的人生事业还没找到坚实的支点跟稳健的航向,在这时可能会比较在意别人的一些看法、评判,然后反向地拿外在的标准把自己套住,事实上生活成了一个心理的‘套中人’。”

身为女性,相比男性而言面对的社会显隐规范和禁锢无疑会更多。究其根源,陈端表示,“首先是几千年来文化传统使然,包括过去源自生物学基因比较优势的雌雄分工,先天地把女性置于一个生育优先而对外弱势被保护的地位。其次,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社会事实上还没有完全为男女的生存竞争提供一个绝对公平的社会舞台。”

陈端举例,在个人职业生涯过程中,女性怀孕生子、哺乳养育,会耗掉女性的大量精力。同时,在传统社会伦理观念里,女性在家庭中常须承担更多分工。“这两方面的因素,事实上挤压了女性的社会化的生存发展空间。”陈端说,“因为女性处在一个相对弱势的社会状态,所以会更加看重外在的社会评判标准,尤其是男性视角框架下的女性审美。”

同时,陈端表示,这个现象其实越来越多地在改变,“新女性”本身就成为当代一种IP化标签,但所谓新女性并非泯灭或抹杀自身的性别特征或者性别诉求一味向男性靠拢或走中性风。个人形象是人与外界对话的第一界面,女性在外形上充分展示自身风采、追求美是非常正当的,更重要是内心的修炼,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坚实支点,柔软自信,内外和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不至于为了外界眼光和规范扭曲内心被动迎合或者过度苛刻要求自己导致身心健康受损。”

心理学家支招

“套中人”如何“解套”?

接纳自己的独一无二!

苛求身材、盲目减肥、无法悦纳自己......建立在他者评价体系中的自我,如何重筑?对此,全国心理干预联盟秘书长、乐观心理发起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杜洺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人如钻石,多个折射面都会闪光,体重只是人的一个角度,不能以这一个单一的指标否定自己的全部,遮盖全部的光芒。”她认为,应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标准,不以偏概全。”

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学会接受不能、不易改变的,至为重要,“比如受遗传、基因决定的外貌、身高、体质等,学习接纳自己的独一无二,包括生理缺陷。”

同时,改变可以改变的,“增加的内在的智慧、信念、能力,在合适的学业、工作、社会上付出努力,获得收获和成长。调整对于自身审美的认知,从科学的角度认知健康,完善内在的自我形象塑造。”

在重筑自我的漫长过程中,是否需要向外界求助?对此,杜洺君表示,“首先自助,然后他助。了解自己的真实,接纳自己的全部,就是人逐渐走向心理健康,心智成熟的过程。”

红星新闻记者 马天帅 彭莉

文章评论